昨天做好了概念DEMO,可以稍微松口气歇会儿了。
正篇《不是孤岛》的制作预计要用五年。这是为了回答我自己对世界的失望才开启的创作,所以画饼画得心安理得。很难说清创作动因是什么——当然,想了解自己的创作动机是什么,这本身就可能是一个动因;除此以外也没什么可做,也可能是一个动因;希望他人也能感到和我一样的失望,也可能是一个动因。我很想知道,凭什么我活在世界上就有义务要爱上某些东西。一辈子什么东西都不曾爱过,就不可以吗?就不值一活吗?除了专业哲学学者和纯文学作家以外似乎一直没什么人在乎过这类问题,也没什么人给出过正经的思考与回答。既然没有人问,我就自己问吧。既然没有人想回答,我就自己尽力一次,尝试回答吧。
昨天发表的这个游戏,名字就叫《不是孤岛的概念DEMO》,因为它是《不是孤岛》的“概念DEMO”。
名字起得很随便,故事也写得很随便,上面一段提出的那些“生命大问”,在这个概念DEMO里也是半个影子都没有被提及。在印地诺娃和Project1论坛的游戏介绍页也是写得随便,简介就摘录的开发日志里的话。那几篇开发日志也是很随便,很不负责任。本来,是没必要写那些东西的。游戏做好,发表就够了,为什么要写文章说明作品立意、创作意图和创作过程呢?既然不想推广,为什么还要模仿那些“在认真做游戏的人”给它画封面写介绍填资料呢?像之前《小么》《你需要找到一个方法逃离这场对话》那样,只发布,不写介绍也不画封面,其实就挺好的啊。
总之《不是DEMO》还是以这种形式发表了。这种形式也许不是我最满意的,但毕竟也是一种经验。在《不是孤岛》正篇未完成之前,像这样的失望、沮丧、忿怒与困惑感应该还会在我脑袋里徘徊上很长一段时间吧。我从前说过“创作是一种病”,这次,情况稍微不一样了,这次《不是孤岛》的创作本身只能算是一次提问——“提问”虽然不能算是“疾病”,却很可能会引发出一连串的疾病症候,我没有信心自己能应付得来。暂时,就再多歇几天吧。
负能量爆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