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很多人大概会有误会。
游戏的核心标准并不在“交互”的无限可能,也不在“开放世界的自由度”,更不在于越发的拟真,把根根头发全部画出来,毕竟这些交互、自由、拟真与地球OL比起来,如同儿戏。
有太多游戏举着“复杂深度”,“XX系统“,“超高自由度”的各种牌子吆喝,但是多数不过是翻着花样地麻木劳作。
对此我宁愿称之为“劳作式交互”。
邱志杰老师的《反互动论》说得很清楚。
当代的互动,降到身体层面。堵个感应器的枪眼,用身形体重温度引发监视器上的数据波动,这只是被监测,如今也叫互动。踩踩跳舞毯拉动操纵杆,相当于握方向盘而车为之转向。操纵有快感,人的本能。这些互动,巴甫洛夫的狗也会,算不得多高级的体验。我笑话讲得好,你一乐呵,算给面子,没多少艺术。
相比之下,拈花微笑,心有灵犀,是更高级的互动。
这也是为何相比于《GTA5》,我更喜欢《山》。
对我来说,不互动而走心,较好。
因为廉价的表面互动,经常制造出生效的假象。
一派活泼乐呵好生有趣,其实妨碍了微妙和自足。好的艺术,总是节俭和克制的,同时是羞涩的和义无反顾的。好东西好在那里,你爱看不看。你不看,它也得好着。得有种傻逼劲儿,不管不顾地坚决存在。老琢磨互动,养成了机心,伤害了天真。
《旅行青蛙》,在《猫咪后院》后再一次地证明了这件事。
2
《旅行青蛙》,《猫咪后院》的一大聪明的设计便是“距离感”。
此思路完全不同于让玩家操控青蛙的养成,探索,开放世界,扮演主角。
相反玩家如同旁观者,妈妈一般打理着,看着,等着变化,不再是我拍一、你拍一的即时反应与交互,这点上如同《生命线》与真实时间同步的等待。
正是因为不再有多余的、无关的交互劳动而分散了注意力,
在这样的距离感之中,一只无法操控的小青蛙,突然生动了起来,
玩家的期待、想象弥漫开来,一点点小的变化和惊喜就会放大而带来独特地改变与回味。
没有曲折的剧情,只是简单的生活。
3
朋友间送上的卡片,母亲为儿子做的便当,父母朋友圈中那简单的表情和朴实的照片,
只是我们看得太多、太快,而不再能看到,
千年前老子早就在终点等着我们: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我们可以做的越多,忘的也就越多。
要反省的不只是游戏设计,还有现代生活。
凉凉的空气,鞋底踩在坚实的土地上的感觉,
在无垠的宇宙中仿若一粒尘埃,
水哗哗地回旋,空气中有茉莉的香气,
其实活着本身就让人欢喜,喜极而泣。
-------------------
补充1:前年自己写的文章中就有出现类似的想法
https://indienova.com/indie-game-news/game-all-vol-7/
补充2:我写在评论里的话,因为之前我的开头表达有所不同,所说的是“对游戏的本质有所误解”
关于之前文章中“很多人对游戏的本质有误解”的表达我想稍微做下说明。 此处和下文连接起来,实际想表达的意思应是“标准”。但是我确实不担心站得“高”来说这个,我确实觉得很多人对于游戏艺术互动性的欣喜若狂反倒忽略了很多东西,而将游戏世界单纯比作某种鲍德里亚式的拟象还是所谓斯蒂格勒第三持存都不太合适(我也并不深入了解)。而此本质无论是从格林伯格式的绘画本质来说,还是从logos中心主义的传统来说,都并不高明,我也并不喜欢正面地去说“游戏的本质是什么”或“游戏是什么”,因为每次我们定义的时候,游戏的可能性就被削掉一点、削掉一点,两败俱伤。
哈哈。正在写类似的观点。
@ayame9joe:我给推首页去了
@ayame9joe:击掌
不知为何突然想到小时候玩的“电子宠物”
你好厉害,为什么你能有这么丰富的阅历
@吃电池的老曾:你是老曾啊,别来捧杀我哈哈
@吃电池的老曾:你是老曾啊,别来捧杀我哈哈
“这也是为何相比于《GTA5》,我更喜欢《山》。”
你认真的?
@茶余:对
@茶余:但喜欢是不可量化的 我也喜欢gta的自由度和小时候玩罪恶都市的那种感觉 但整体上 现在的我更偏爱山
[朋友间送上的卡片,母亲为儿子做的便当,父母朋友圈中那简单的表情和朴实的照片,
只是我们看得太多、太快,而不再能看到,
千年前老子早就在终点等着我们]
天哪~~您這篇太棒了!!!
看你的评论,常常有一种爽感,这种爽来源于:“你为什么能看的这么透彻!!!!!!!!”
@1326200039:因为我萌啊!